我的生活随笔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大熊猫的特点是什么)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很多人关心:大熊猫保护力度也会降级吗?对此,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大熊猫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大熊猫保护成绩的认可,大熊猫保护级别不会降低,保护力度不会减弱,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濒危物zhǒng保护的旗舰zhǒng和伞护zhǒng”。中国人对大熊猫的爱护永远只会升级!

  大熊猫,这一胖乎乎毛茸茸、似乎只能mài萌的动物,为何如此受人喜爱,并能登上“国宝”宝座呢?

  大熊猫是数量最少的吗?斑鳖在世界仅剩几只;华南虎,中国特有的虎亚zhǒng,仅分布在中国境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未见身影;亚洲象近300头;而目前野生大熊猫有1864只,圈养大熊猫633只,数量不是最少的。

  是最美丽的吗?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因为喜好、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对美的定义各不相同。有的喜欢开屏的孔雀,有的喜欢威武的狮子,也有人喜欢眼镜蛇,甚至有人喜欢剧dú的蜘蛛。没有一个标准评价大熊猫是最美丽的。

  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吗?大熊猫除了mài萌以外,没有利用价值。其熊胆和骨头没有yào用价值,熊掌和ròu没有食用价值,毛皮不能做衣服。

  要成为国宝,除了经济价值外,大致应该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一是本国独有或大部分拥有;二是能体现本国文化特征;三是能代表本国形象;四是与本国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事物众多。而大熊猫则与众不同,其憨态可掬的模样与温顺的xìng 格以及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并以超越zhǒng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界限的优势,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根据科学家对大熊猫化石的研究,大熊猫在历史上活动范围包括整个中国甚至国境线外,北至北京周kǒu店,南至如今的越南和缅甸,目前仅分布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山区。大熊猫广阔的史前活动范围让它拥有了超越地方xìng 特色动物的身份,具有成为国宝的条件。

  大熊猫不是中国历史、神话、文学关注的对象,甚至与人类的关系也很遥远,缺乏食用和经济价值,也不是某一zhǒng文化或信仰的象征和图腾,但其生活习xìng 蕴含的意义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大熊猫不光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优雅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也有锋利的牙齿,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爪子和獠牙依旧锋利等特点,其身体强壮力气很大,咬合力很强,奔跑和爬树速度堪称一流,成年以后没有天敌,可以说如果想要独霸天下,几乎没有困难。而且从消化系统来看,大熊猫的消化道、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保持了食ròu动物的特xìng 。但从佛家来看,大熊猫放弃了食ròu,选择了吃素,正好与佛家倡导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暗合。

  自古以来一些有大熊猫的地方把熊猫尊为“山神”。过去猎人上山打猎,只要遇到大熊猫,认为是山神在发出警告,必须马上返回。否则,最好的结果是一无所获、徒劳无功,最坏的结果会丧命,这给大熊猫披上了神秘色彩。

  从道家来看,大熊猫外形上黑色和白色所占面积几乎完全一样,两者界线分明,既对立又统一,没有一个颜色走向极端,天生巧合地体现了阴阳学说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内涵。大熊猫放弃食ròu,不欺负其他弱小动物,选择竹子作为食物,正契合了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儒家来看,大熊猫不主动攻击其他弱小动物,与诸多物zhǒng和谐相处,不争不抢,颇有大家风范,正好符合儒家讲究的“低调,含蓄、内敛”。同时,成年的大熊猫自身强大,但在野外没有天敌,象征着带来和平。

  大熊猫选择的食物——竹子,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历代文人所喜爱的植物,“宁可食无ròu,不可居无竹”,竹子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熊猫也被冠上高雅之士的隐喻。

  1840年yā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到1869年大熊猫被西方发现后,大熊猫隐居深山的生活就被打破,一只只熊猫命丧下。随着中国共产dǎng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大熊猫的命运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大熊猫与近代中国发展共命运。

  大熊猫的体形庞大,自身强大又不欺负其他弱小动物,代表了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也是我国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平外交zheng策的具体体现。

  大熊猫“既zhèng治化又去zhèng治化”的两面xìng ,越来越在“熊猫外交”中展现出来——中国zhèng府开始将大熊猫作为国礼与外国zhèng府交流,这一体现友好的举动象征着曾一度封闭的中国开始打开国门,向外界伸出橄榄枝。

  “熊猫外交”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活生生的动物以其可爱无害的外表消弭了zhèng治算计的冷酷。作为中国国家的象征,大熊猫在国内和国外都让中国的形象变得更柔软、更有亲和力。也正因为如此,大熊猫的“国宝之路”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进程紧密相连,它的内涵也因此远远超越了其生物学意义。作为一zhǒng动物和一zhǒng形象,大熊猫在连接自然和国家、科学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外表、悠久的生物学历史、稀少的数量、强壮的身体、不争的秉xìng 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耦合等特xìng ,与现代中国的形象和倡导理念相符,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中国的国宝。

  1、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毫米,尾长100~12毫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xìng 个体稍大于雌xìng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2、大熊猫xìng 情通常情况下总是十分温顺,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4、大熊猫为杂食xìng 动物,它的食谱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zhǒng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ròu。

  5、属于食ròu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是中国特有zhǒng,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大熊猫的特点是什么)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