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呕吐的中医治疗验方

  用法:上药水煎片刻或滚烫开水冲泡,药液以1汤匙为宜,不可过多,冷热适度饮之。本法取急则治标之意,在呕吐已止或缓解之后,需辨证用药,以巩固疗效。

  仔细思量,乃与大黄气味质量有关。《药品化义》云:“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而呕吐一症,无论病因如何,总不离胃失和降,气逆上涌。急用大黄可顿挫上逆之气,呕吐自然得止。当然,效果的巩围,需用辨证用方,是很重要的。但大黄的先锋之功起了决定作用,其用量之少,服用简单,便予受纳,也是一大优点。

  用法:上药煎10~20分钟,或用滚开水浸泡(加盖)15-30分钟亦可,取汁约50~100毫升,分少量多次频频呷服。若湿热重者倍用黄连。

  疗效:治疗腹腔内脏炎症(胃炎、肝炎、胆囊炎、腹膜炎、胆石症等)、颅内压增高(脑炎、高血压脑病、脑震荡等)、代谢与内分泌疾病(尿毒症、电解质紊乱、早期孕娠等)、周围感觉器官病变(急性迷路炎、内耳眩晕症等)所致的呕吐20余例,均能在服药后2小时内停止呕吐或大大减轻。

  按语:方中黄连治湿热,苦以降胃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顺气,二药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窒滞自通,呕止而以利治疗原发病。法以频频呷服乃为防止服药呕吐之必须。

  用法:上药水煎15~20分钟,取汁约400毫升。微凉少量频饮,以不吐出为度。必要时可先口含鲜姜片数分钟,或针刺双侧内关穴。留针服药。兼表证加霍香,白芷各10克;胃热减半夏、生姜加黄连、大黄各6克;胃寒减黄芩、竹茹加干姜桂枝各10克,呕吐日久加旋覆花(包煎)10克,沉香(冲服)3克等

  疗效:经治289例,显效(呕吐停止,无恶心等不适)243例;好转(呕吐停止,偶作轻度恶心)37例;无效(连服6剂症状无改善者)9例。总有效率96.9%。

  按语: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呕吐总由乎胆胃不和、枢机不利、胃气上逆而致。平呕汤方柴胡、黄芩疏肝清胆,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厚朴下气,竹茹化痰,苏梗,蔻仁、杏仁肃降肺胃,母子同治。全方温清相成,升降相应,散中焦痰湿,降反逆胃气。病势热者减半夏、生姜之量,寒浊盛者减黄芩、竹茹之剂,总取其和胃降逆之用。经治胃与十二指肠炎(溃疡),肝胆疾病,美尼尔氏病、神经性呕吐、化疗、妊娠恶阻及颅外伤综合征等多种病患引起的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获较好效果。灵活加减及合理的服药方法更有助于提高疗效。

  处方:柴胡12克,白芍3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川芎12克,香附15克,枳壳15克,葛根30克,茯苓18克,甘草9克。

  疗效:崔××,女,32岁,农民。1988年6月9日初诊。自诉二年前麦收之季某夜加班至凌晨时,吃了婆母端来四颗煮熟的鸡蛋而睡。次日早晨起床登厕即有恶心感,顿时吐出黄色苦水盈碗,吐后如常。从那时起每日晨起登厕即发,难受之苦与日俱增,多方求医调治无效,以致近月来并发头痛和轻度眩晕。刻诊:食少神疲,月经不调,经来腹满胀疼,脉象弦大而重。证属:饮食伤胃,日久碍脾,以致脾虚肝郁。依逍遥散加减,嘱服3剂。6月12日二诊时,诸症亦轻。后以此方出入8剂,恢复病前之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呕吐的中医治疗验方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