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遇到心仪的包包就想买

疫情之下,我经过一次长达10个月的失业,从而我的消费遭遇了跳楼式降级。我不可以再无所顾虑地买买买了,在这个忍耐和挣扎的过程中,我又重新建立了新的消费体系和消费观。

消费行为的改变总结下来有5点。

1.不再看到什么买什么了,尤其是装饰品,只买生活必需品和真正喜欢的东西。2.删除各种购物软件,包括买菜买水果的软件,以及非必要不逛商场。3.不再囤积东西。不会随便因为降价促销就去囤积货物,也不会买快时尚品牌的东西。4.买东西更加注重环保。小物品尽量不选择塑料,衣服不选择化纤,减少对牛仔裤的购入。5. 用二手平台交易。

这5种改变促使我朝极简的方向发展,对我个人生活提升以及心态舒缓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我在减少消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物一身轻。我可以更加完美地掌握周遭的环境,促使自己内心生态以及头脑保持整洁有序。减少消费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精神梳理,了解自己人生真正的核心,从而坚定地往前走,而不是左顾右盼被路边的各种风景耽误。

其次,我用二手平台出售自己的二手物件,以及买别人的二手物件,让我看到了物品在市场上被循环利用对大自然多么友好。最后,减少消费让我更加爱物。以前喜欢买买买,买完将其束之高阁,对空间也好,对财产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而减少消费,我反而更加尊重珍惜以前的物品,我可以好好审视旧物,好多衣服包包虽然都已经买好几年了,但是款式设计和质量都非常经典,我还可以继续穿。我和物品之间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互相陪伴。

但是,在极简的路上一直往前走的过程中,我遇上了一只拦路虎:欲望。其实断舍离就是欲望消失的表现行为,但是我并非对世界的万事万物毫无钢结构房别墅兴趣。有一段时间我非常难过自己无法在极简的路上走下去,因为我跨不过自己对喜欢的东西的欲望。我还是很喜欢包包,我买的数量减少,以及我把以前买的很多都卖掉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以后就不再喜欢包包了,遇上喜欢的样式,我依旧两眼放光。喝茶也是,不管是茶叶,还是茶具,总是会遇上更喜欢的。

每当遇上这种时候,我就很崩溃,我找不到扼制的利器。即使过滤了很多,仍然会留下一两个特别想要的,留下来的这几个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但是矛盾的地方在于,我要过极简的生活,我就要断舍离,而不是买买买。如果无法遏制欲望,我就又回到以前的阶段了。

于是,我重新开始看有关极简和断舍离的书和视频,想在其中找到作者是如何解决欲望这个问题的。

终于有一天我领悟了。极简是一种精神状态,我们减少对物品的欲望是为了精神的专注,从而去做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而不是为极简而极简。物质的极简和断舍离只是一种方式而已。如果你要苦恼于买还是不买,即使你最后忍住没平房改造二层买,你也是输的。因为你的精神已经做了无谓的消耗。就像我在某个平台上看到一种拒绝欲望的方法。

这样就背离了极简和断舍离的初衷,变成为了逃避消费主义而不买。可是这样真的好吗?为了拒绝消费主义,每天浪费时间在豆瓣不买组,这样是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另外我也发现,看东西买东西其实也是体验人生的方法。小孩需要通过触摸来认识熟悉这个世界,其实大人也一样,需要有一些实际的物件来刺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以此来激发灵感,增加乐趣。

其实在面对自己欲望的时候,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当我们已经用眼睛欣赏完以后是否需要带回家,以及除了购买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参考。我现在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静待一个月,如果还喜欢,那就果断拿下。这里有个前提,我不会花时间去搜有关它的资料去灭心中的火,在意的地方比如说尺寸,材质,款式等我早清楚了,所以就不需要把很多时间浪费在其他不重要且我并不care的事情上。因为我对这个可有可无的物品,考察的就是激情是否持久。如果1个月以后看到不再心动了,那就不要了。如果还是很喜欢,那就买来图自己开心。如果后期又不喜欢了,也可以二手市场处理掉,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不可以让物欲成为操纵我内心的一个大怪物。

第二,如果遇上自己需要的,且非常喜欢,但是价格超出预算。这类东西一般是昂贵的进口书,或者专业的课程。我一般会先在各大平台找找资源,电子书啊,二手书啊,别的平台搬运等。如果有,我先参照一遍,真的很有启发,我会在搞活动的时候重新购入正版收藏。如果阅览完毕以后觉得不过如此,摘抄记录对我有用的部分即可,无需再给自己装修公司选择增加物质负担。

回到我的终极问题,物欲真的不好吗?不见得,当物欲不干涉我们的人生大事,那欲望也是可以为人生带来激情的一把火。

中招 语文文学常识知识,古代汉语文学常识,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在这里分享生活乐趣,表达意见主张,找到实用的生活信息,y讽非的世界观80714,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遇到心仪的包包就想买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