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洛阳简介及历史(洛阳的历史是什么)

  五六千年以前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聚居,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本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秦国初年,身为秦国宰相的吕不韦被封为洛阳十万户侯,他大肆修建洛阳,洛阳逐渐繁华。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内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

  洛阳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共有105味皇帝在这里建立都城,这里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最负盛名的是”国花“牡丹,洛阳被誉为”牡丹花城“。牡丹和洛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在唐朝时期洛阳对牡丹的培育便已经趋于成熟了。

  1、洛阳历史悠久。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2、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 3、牡丹文化: 牡丹是中国园艺花较早用于观赏的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缘。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北宋时洛阳不仅成为中国的牡丹栽培中心,同时也有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景佑元年间(1034年)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记述了洛阳人种花、赏花习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 其后周师厚(1082年)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列举牡丹109种,芍药41种。元佑年间 (1086一1093)张峋撰《洛阳花谱》,列牡丹119种。这些专著对促进当时中国牡丹发展及后人研究牡丹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洛阳的牡丹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宋开始出现的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已经绘画、刺绣等量大且内容丰富。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崇(洛阳嵩县),斟鄩(洛阳),穷石(洛阳南)等,帝王鲧、太康、中康、相、羿、寒浞、桀。时间2070年-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共经历了成王—幽王,共11王。时间前1040年-前771年。

  周宣王死、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难严重。《诗小雅·十月之交》云:“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全迁东都,史称东周。东周只有洛阳一个都城。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唐玄宗长期居洛,曾敕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穴寺(在今汝州)内佛塔名“七祖塔”。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 。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 ,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以更大的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便是盛唐雕刻艺术的辉煌代表。武则天还令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大规模整修白马寺。

  唐代,中国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教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 、后唐、后晋 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 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

  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1、洛阳位于河南省,是被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3、人文景观4、自然景观1.洛阳位于河南省,是被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雒邑。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二里头遗址),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国有土地使用证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被称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也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2.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牡丹从隋代落户洛阳西苑后,地脉适宜,开得缤纷美丽、艳冠天下。唐代洛阳是陪都,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在洛阳登基,并在洛阳主持政务。“自唐武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年间(公元690年至公元741年),还有唐贞元、元和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20年),是中国牡丹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和牡丹文化兴盛的坚实基础3.人文景观:八关都邑;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白居易故居;白马寺;白园;白云观;北齐平等寺造像碑;藏梅寺;二程墓;都城博物馆;杜甫墓;杜康仙庄;二里头遗址;范仲淹墓;风穴寺;福昌阁;高龙中岳庙;古墓博物馆;古唐寺;谷水;关林;观音寺;广化寺;汉魏故城;灵山寺;灵台遗址;民俗博物馆;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西晋辟雍碑;西沃石窟;西周铸铜作坊遗址;千唐志斋;山陕会馆;上清宫;升仙太子碑;石窟寺;王铎书法馆;吕祖庵;皇觉寺;玄奘故里;宾阳洞;大万伍佛洞;奉先寺;古阳洞;看经寺;莲花洞;龙门二十品;潜溪寺;万佛洞;药方洞;伊阙佛龛之碑;龙门石窟;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西游宫;玄奘纪念馆;汉光武帝陵;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洛阳博物馆;恭陵;邙山陵墓群;偃师商城博物馆;香山寺;颜真卿墓4.自然景观:白云山;中岳嵩山;抱犊寨;_河;花果山;鸡冠洞;涧河;金谷春晴;老君山;龙门山色;洛河;洛卫生间瓷砖尺寸浦秋风;邙山;邙山晚眺;水泉石;平泉朝游;青要山窟;天津晓月;万安山;王城公园;伊河;伊阙山;周山;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小浪底;孟津黄河湿地;耀店寨;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黄河滩自然保护区;万山湖风景区;重渡沟自然风景区;鼎室山风景区;龙池曼国家自然保护区;养子沟风景区

  洛阳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9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建都年表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西汉 雒阳 汉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阳宫 东都 神都-武则天 东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间都洛40余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装修水电设计图 民国 洛阳 今洛阳市 1932年 * 夏朝现仅有史料记载尚未有考古验证。更详细研究请参考夏商周断代工程。 表格内容参考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简介

  洛阳(又名洛阳)是中国古代许多朝代的都城,它经常与长安互换位置,通常每当王朝更迭时。这座城市位于中国中原东部的河南省,以其精美的建筑、游乐园和文学文化而闻名,尤其是在儒学方面。

  洛阳市位于中国中东部河南省洛河与沂河交汇处。因此,洛阳完全可以控制整个地区的水陆交通,考虑到从整个 *** 征收的税收通常以谷物的形式出现,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因此,洛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东周(公元前770-255年)定都时,在汉朝后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再次成为首都时,它尤其闪耀。,并作为北魏 *** 所在地(公元386-535年)。洛阳是短暂的隋朝三大官都之一(公元 581-618 年),作为唐朝(公元 618-907 年)的第二个城市和东方首都而繁荣,甚至在公元 690 年武则天宣布建立的新周王朝的首都。

  洛阳最常与位于西部更远的长安竞争成为中国的首都,后者可能享有更好的战略位置来统治更广阔的中国。相比之下,洛阳的悠久历史使其在声望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文学,以及属于经济更强大的地区。

  洛阳比长安小,但人口密度较高,汉朝时超过半百万。这个人口不仅由当地人组成,还包括来自 *** 和边境地区的工人、工匠和官员。这座城市覆盖了一个矩形区域,周围环绕着高墙,由 12 个大门提供通道。建筑总体上比长安更朴素,城市布局也更加规整,再次体现了洛阳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对华而不实的建筑的厌恶。尤其是随着资本的转移 c.公元23年,汉朝皇帝和 *** 热衷于将洛阳与秦汉时期的先人首都区分开来。就像八世纪前从长安迁往洛阳,标志着西周和东周的分裂一样,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北魏从公元494年起选择洛阳,同样具有政治动机,表明他们对中国一切事物的热情拥抱。洛阳将被证明是几个政权的有用象征,因此,新汉都的计划是出于另一个原因,正如历史学家 ME Lewis 在此解释的那样,

  强调资本作为一种政治创造的第二个直接后果是坚持其人为性。墙壁、大门和街道网格都标志着人类设计对自然世界的强加。它们代表了等级制度和对可能不守规矩的民众的控制。这种技巧也体现在时尚和品味领域,统治者和他的朝廷将成为最终的来源和榜样。(100)

  从公元7世纪开始,在唐朝皇帝的统治下,洛阳变得更加宏伟。为这座城市提供尽可能最好、最宏伟的建筑不再有任何保留。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现在拥有约 200 万人口。与其他中国城市一样,洛阳由为特定目的保留的不同区域组成,全部以街道和大街分隔的网格图案布局。

  有两座王宫,每座都设在城墙之内,都在南北轴线上精确排列,有居住区、工匠作坊和各种市场。有大军械库、国粮仓、各种祭坛、礼堂、府邸、御马厩、大学府、藏书37万册的图书馆、珍藏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和皇家军队的驻军。有佛教寺庙和寺院、犹太教堂和 *** 寺;这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的文化多样性。历史学家 EF Fenollosa 对城市游乐园的以下描述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辉煌:

  伟大的公共花园和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娱乐。私人宫殿花园建在坚固的围墙露台上,亭台楼阁,远眺湖泊和海湾 – 或沉入凉爽的阴凉井中,梅树将鳞片状的手臂射成龙的形状,古老的松树被训练成扭动像蛇一样穿过水磨石的缝隙。大罐覆盖着奶油色釉料的硬质陶器,以及颜色较深的瓷砖,可能是紫色和黄色……为景观建筑增添了光彩。亭台楼阁在花岗岩和大理石地基上层层叠叠:大宴会厅和蓝色丝绸遮阳篷和用金线射出的厚重的门廊同样增添了高贵的凉爽和美学的过渡。(164)

  洛阳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市场提供来自 *** 、日本和中亚的异国商品,这些商品是通过丝绸之路和航行印度洋和波斯湾的船只运来的。每个市场都有一座塔楼,市场负责人和他的 36 名员工可以在那里监控情况;市场在商品质量方面受到严格监管,价格标准化,所有交易都有记录。有单独的市场出售马匹,一个出售黄金,南面的城墙外还有一个大型多功能广场。

  与其他重要城市一样,洛阳也遭受了相当多的破坏,尤其是在王朝更迭时,夷平先人的都城似乎已成为一种传统。一个值得注意的解雇是军阀董卓c。公元 189 年,他们夷平了这座城市的木制建筑。汉城失落的美德由公元 3 世纪的诗人曹植所唱,他想象自己是一个返回他古老而现在破败的首都的居民:

  在北魏灭亡期间,这座城市再次被洗劫,这一次是在公元 528 年被草原游牧部落洗劫,当时许多宫廷精英被处决。这些攻击和其他类似的攻击,特别是在唐朝的最后,动荡的几十年,以及中国古代建筑中木材、瓷砖和干泥的优势,意味着今天除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用的基础之外,几乎没有遗迹。可以尝试重建古代亚洲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失去的辉煌。

  1、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2、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国考文学常识怎么学好的,教编常考文学常识题,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在这里分享生活乐趣,表达意见主张,找到实用的生活信息,y讽非的世界观102608,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洛阳简介及历史(洛阳的历史是什么)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