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什么是执行力的三要素?

  为什么很多人在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工作,多年后,有些人还在做同样的工作,有些人被解雇了; 而有些人则不断加薪升职,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 决定性因素是个人执行力。

  前段时间,我以“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为题咨询了一家公司。 在基层调查中,发现员工各司其职,对公司的大方向没有概念。 我讲了一个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故事,来证明执行力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金融监管会议。 台上,领导在讲话,台下,马总在拍照。 对每个PPT页面的内容进行拍照后,添加具体要求,发送给各条线对应的经理。 会议最后,马总还完成了监管要求的部署。 这样的效率,让不少与他同行的金融大佬感叹不已。 说完这件事,负责人有些不以为然,说:“不就是做事快点吗,难度不大……”我接着说,“不过几天,马总能收集到各个子公司的具体方案、时间、节点、检验标准、跟踪工具,务实详细,一周后,你可以找业务员问,他甚至可以告诉你总裁的要求麻,做事快的人,顶多叫执行力,百万人同进退,那叫执行力。 负责人默默地点了点头。

  如果领导要求你完成报告,但没有指定时间,你会怎么做? 很多人会一点点做,一直磨到领导提醒为止。

  《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云龙找赵刚商量,想选拔一些会学武功的战士组成特种部队。 我们走吧!” 战场上就是这样,士兵的速度很重要,越快越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抓紧抓紧时间,就会沉沦受苦。 就像马化腾说的那样:“很多巨人毫无征兆的突然死去,你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体温。” 这种危机感让马化腾贯彻了管理不等人的原则。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张小龙的名字是载入史册的。 其他两支球队的名字不详。 其中,成都队仅晚了一个月……

  残忍的? 当然可以,但是你要知道,除了腾讯之外,还有很多公司在做类似微信的产品。 如果你不对自己残忍,那么别人就会对你更残忍。

  这些话在过去是可行的,但放在现在,可能就需要改写了。 或许变成“工快须细”、“速度必达”更贴切。

  现在是一个极端的时代。 星云密布的协同网络、快如闪电的传输速度、肉搏战的槽位,这些要素叠加形成天然的过滤器,只留下又快又好的公司和人。

  前段时间,“小米枪战”突然火了一把。 于是,网易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开发了一款类似的游戏:《荒野求生》。 腾讯仅用一周时间,就在《全民枪王》中嵌入了“荒岛特训”模块。

  你可能认为速度和完美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属。 其实,哪怕是传统行业,哪怕是职场上的个人,想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样需要这样做。

  你把工作当成谋生是一回事,把工作当成事业又是另一回事。 只有当你热爱你所做的事情时,你才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你走向卓越。

  其实,“”这个词来源于“贝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说的是团队中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他们的专长就是带动其他人共同实现某个目标。 因此,将“”译为“司机”可能更为合适。

  如果说“唯快不破”、“追求卓越”是个人执行力的优秀要素,那么“成为司机”就是执行力在人际组织中的终极体现,也是所有高手的不二法则。

  16年前,在与18罗汉会面时,马云酷似传销头目。 听众中有些人比他更了解技术和营销。 什么样的神韵,才能让神庭? 是怎样的坚持,让天下生意好做?

  23年前,很少有人关注1块钱的平安内部股。 马明哲只好一一说服员工,以后价格可以涨到5块钱。 什么样的格局才能孕育出神话? 又是怎样的信念铸就了一个金融帝国?

  或许你会说,谈这些大个子太不接地气了。 但你也要知道,丘吉尔以前只是个小记者,马云以前只是个英语老师,马明哲只是个招商局的管理员……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第一类是创造角色的人,第二类是扮演角色的人。 你想成为哪种类型? 选择你自己。

  说到执行,很容易掺鸡汤,很容易被管理层怀疑洗脑。 而且,上述执行力的三要素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然而,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有见地。 重要的是,我们常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找路”上,而忘记了“走路”。 更重要的是,“找路”常常让你焦虑,只有“走”才能让你安心。

  移动互联网让你觉得落伍了,大数据让你觉得智商要充电了,人工智能让你觉得饭碗要被抢了,让你惊慌失措。

  你想赶上时代潮流,于是你看这个,学那个,时间和精力从指缝间溜走,却没想好如何做好手头的工作。

  你想打破阶级魔咒,于是你穿破铁鞋,苦思冥想,焦虑和压抑在脑海中蔓延,连最基本的规矩都忘记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什么是执行力的三要素?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